0 件商品NT$0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分類: 精選文章

論爭辯(On Controversy)

在所有爭論的人當中,我們這群被稱為加爾文主義者的人,是最應該受到自己的教義所約束,為的是要向我們的對手,顯出溫柔與節制的心。如果與我們不同的人,確實有能力改變自己、能夠開啟自己的眼睛,並且柔軟他們的心,那麼,當他們因剛硬而冒犯我們,我們對他們的指責就不為過,我們就不是假冒為善了。但是,如果我們相信他們無法改變自己,我們就不當很嚴厲地與他們爭辯,卻要心存謙卑教導那些反對的人。

以信念形成的族群:基督徒

基督徒是不同族類,被分別出來,被人討厭的一群。耶穌說你們要被眾人恨惡受到逼迫,世人將鄙視你們。保羅在歌林多前書四章13節說:「人把我們看作世界上的污穢,萬物中的渣滓。

聖約兒童洗禮

進入新約時代後,並沒有增加新的教導。孩童並未被排除在聖約群體之外,反而是進入一個有更美之應許的更美之約(來八6),他們的狀態非但沒有減損,反而享有更特別的權利。

主日崇拜儀式

崇拜儀式的第一個禱告應當奉基督之名邀請三一神;懇求祂的臨在及恩惠;因祂的作為與屬性來讚美祂;求聖靈降臨及幫助,使我們得以「心靈與誠實」敬拜。

虛擬教會不是教會 — 泰瑞‧ 詹森

詹森牧師提醒會眾他們是與主立約的聖約團體。當主的子民親自來到教會敬拜上帝並與聖徒團契交通,他們便得以堅固純正信仰,認清自己基督徒的身份,同時履行對基督與基督肢體的委身。詹森牧師認為,要達到這些目標,神的子民必須親身聚集在一起。他說:「虛擬教會不是教會。」

新冠疫情對教會的崇拜及信仰生活實踐造成相當大的衝擊,但這危機也是轉機。神許可我們停頓一段實體聚會的時間,但是在失去一段相聚時間又恢復聚會後,我們更能體會大家能夠「聚在一堂」的寶貴。因此,迦南在此要鼓勵基督徒,記得回去教會參加崇拜,同時禱告神,求祂解除疫情帶來聚會上的限制。

改革宗基督教信仰的中心焦點

加爾文列出兩個定義基督教的元素。以他的話來說,這兩個元素奠定了「基督教實質的全部」。它們包括了:「首先是以正確方式敬拜上帝的方式;其次是找到有關救恩來源的知識」
加爾文對敬拜地位的肯定程度,在他的前輩當中,無一人可及…… 對他而言,敬拜是基督徒真正要關心的事。這是一個不容輕忽的事情,反倒是基督徒信仰「實質的全部」…… 我們甚至還可主張說,它已成為定義加爾文主義的基本關鍵特徵。

西敏信條是不是不重視聖靈?

華腓德是這麼解釋《西敏信條》為何未見〈論聖靈〉一章:「信條不以專章論聖靈的原因…… 乃是因為信條寧願用九章的篇幅來解釋這個主題。」
《西敏準則》明顯具備了歐帕瑪• 羅伯森所稱的「詳述聖靈之位格與工作的整全教義。」華腓德甚至稱《西敏信條》本身「好像是一部探討聖靈工作的論文集。」

西敏信條違背耶穌對離婚的教導?

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九章1 到12 節強調說,姦淫是離婚的唯一理由。因此,若將離棄視為可離婚的理由,這種作法似乎極不可取。但是,離棄是一種形式的姦淫、一種形式的性犯罪,它拒絕了夫妻同房的權利,因此,在此理解下,西敏信條對離棄的教導與耶穌的教導是一致的。

西敏文件對牧養需求的看重

除了對西敏文件神學卓越性的推崇外,我們還要珍惜西敏文件對牧養需求的看重。在處理各種教義時,《西敏準則》幾乎都不會忽略教義的實用性,無論是信條前段的預定教義或是後段的末世論,信條都會嚴謹且精闢地說明相關的實踐性應用。
卡爾• 楚門(Carl Trueman)說:「這份標準的作者群具有敏銳的牧養洞見。」

護理以及信徒的受苦

神子女所受的試探與苦痛並非不該有的;這是與神的旨意協調一致,可以用來「責罰」子女們、揭發隱藏的罪、使他們謙卑、「提高他們到更深、更常依靠上帝托住他們,使他們更儆醒防備將來一切犯罪的時機。」
華生解釋說:「如果每天總是陽光普照,我們就看不到星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