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件商品NT$0

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
詩篇與其他新教教會

詩篇與其他新教教會

The Whole Book of Psalms Faithfu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Metre. . . . Cambridge, Massachusetts: Stephen Daye, 1640.
On loan from David M. Rubenstein (001.00.00)
//www.loc.gov/exhibits/bay-psalm-book-and-american-printing/images/bp0001_enlarge.jpg
《海灣聖詩》



對於所有宗教改革基督新教教會,包括其近親教會,即公理宗和浸信會,詩篇吟唱一直是他們汲取「力量和安慰」的主要來源。

1540 年,荷蘭人出版了早期的音律詩篇集。1568 年,達斯努斯(Peter Dathenus,1531-1588 年)出版了《法國詩篇集》的荷蘭語翻譯版。如同巴特勒(Butler)的說明,這版本「謹慎地遵循日內瓦的文字和旋律編纂,後來成為下兩世紀荷蘭新教徒的官方加爾文主義者詩歌本。」同樣的,由安布羅休斯‧洛布瓦瑟(Ambrosius Lobwasser,1515-1585年)編定的德語版《日內瓦詩集》也於 1573 年出版。

美洲的改革宗和長老教會,如同當時的公理宗和浸信會一樣,持續「唯唱詩篇」的作法將近兩百年。北美洲出版的第一本書是《詩篇集》(Psalter)。極受歡迎的《海灣聖詩》(Bay Psalm Book,1640 年)是美國清教徒的詩選,截至 1773 年歷經了七十次的印刷。當《海灣聖詩》和蘇格蘭-愛爾蘭移民喜愛的《蘇格蘭詩篇集》(1650 年)最終被取代時,取代者乃是一本旨在成為另一個詩篇集的著作,這就是瓦特斯(Isaac Watts)的《大衞詩章》(Psalms of David Imitated,1719 年)。諷刺的是,瓦特斯的讚美詩和改寫的詩篇,成了基督新教徒最終在公眾崇拜中接受讚美詩的主要媒介。然而,即便如此,讚美詩要到十九世紀中葉,才開始取代詩篇而廣獲普遍使用。

除了長老會、公理宗和浸信會以外,英國國教和聖公宗教會,也以其 300 年獨頌詩篇的歷史為榮,他們首先唱斯特恩霍爾德(Sternhold)和霍普金斯(Hopkin)的舊版(1547、1557),然後是泰德(Tate)和布雷迪(Brady)的新版(1696、1698)。在 1861 年出版《古代和現代讚美詩》(Hymns Ancient & Modern)後,讚美詩才在聖公會崇拜儀式中獲得接納。 在論到「加爾文派詩篇曲的非凡成就」,特別是對人的影響時,巴特勒(B.R. Butler)這麼說道:對信徒來說,能夠唱神的話是他們的榮幸,神的話說中了他們作為人類最深切的需要和渴望。詩篇成了他們的身份徽章;是神的子民在法國、低地之國、德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地方,爲了自己的權利或生存奮戰時所張起的大旗。






中文譯文摘錄由迦南翻譯出版社提供,節錄自:
Worshipping with Calvin:
Recovering the Historic Ministry and
Worship of Reformed Protestantism
By Johnson, Terry L.